技术资讯

技术资讯

印刷技术分享与最新行业动态

亮白还是荧光?一招教你精准“揪出”产品里的荧光成分!


发布时间: 2025-07-31 16:02:47.000

买了一件“亮白”T恤,是真的白,还是荧光剂在“作弊”?给产品配色时,你的染料含不含荧光?这直接决定了颜色测量的准确性!今天,就教你一个专业又实用的方法,用分光测色仪精准判定产品是否含有荧光成分。

在颜色测量领域,有一个关键点常被忽视:荧光成分。对于普通着色产品,测量时不太需要关心测量光源的紫外(UV)含量或光谱功率分布(SPD)。然而,一旦产品中含有增白剂(OBA)、荧光染料或颜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为什么? 因为这些荧光物质会吸收光源中的紫外光(或其他特定波长的光),并激发出可见光,使得物体看起来更亮、更鲜艳。

测量挑战: 如果不控制测量光源的UV含量(使用UVcal模式),测出的颜色数据会严重失真!更复杂的是,一些荧光着色剂甚至能被可见光激发,这时光源的强弱和整个光谱功率分布(SPD)都会显著影响测量结果。因此,预先准确判断产品是否含有荧光成分,是进行精准颜色测量的第一步!

最直观的方法是把样本放在紫外灯(UV灯)下观察是否有荧光发出。如下图:

图1:常规光源下样本外观)

图2 UV光源下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能一眼看出强荧光样品(如图中右上角三个)。但它的局限性很大: 对于含有微量荧光物质的产品,人眼往往难以察觉微弱的荧光,导致误判。这时,我们就需要更精准的定量方法。

专业定量判定法:分光测色仪“双模式”对比

1. 分光测色仪能提供客观数据,是判定荧光的利器。核心思路是比较同一样本在包含紫外光和不包含紫外光的两种光源模式下测量结果的差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个是UVin也就是将测量灯里面的UV能量完全放开使用;一个是UVex也就是将测量灯里面的UV能量用400nm滤镜过滤掉;

图3:软件中预设好的UVin和UVex测量模式

2. 仪器校准: 分别对两个预设模式进行黑白板校准。务必注意: 校准板的放置方向和支持状态必须严格保持一致,确保校准基础可靠。

图4:完成校准后的两个预设模式

3. 样本测量: 将待测样本固定在测量孔上,确保位置不变。

    切换到UVin模式,测量两次数据(间隔约20秒)。

    切换到UVex模式,同样测量两次数据(间隔约20秒)。

图5:待测的四个样本 - 黄1、橙1、黄2、橙2

图6:样本放置与测量示意

4. 解读结果:荧光无处遁形,以“黄1”样本的测量结果为例:

图7:样本黄1的反射率曲线 - UVin和UVex模式下

关键信号1:反射率>100%! 在UVin模式下,可以看到在某些波长处(尤其是绿光区域),反射率超过了100%。这是荧光物质的典型特征——它吸收UV光后额外发射出了可见光,导致总反射光量超过了入射光量。

关键信号2:UVex下仍>100%? 即使在过滤掉UV的UVex模式下,其反射率在部分区域依然超过了100%。这说明该荧光黄不仅被UV激发,还能被可见光激发。

荧光判定核心逻辑:差异比较

将四个样本的测量数据(特别是L*a*b*值)进行详细比较:

*(表1-4:四个样本在UVin和UVex模式下的数据差异比较)*

判定原则:

如果样本在UVin模式和UVex模式下测得颜色数据的差异(ΔE*ab),明显大于UVin模式自身两次测量的差异(或UVex模式自身两次测量的差异),则可以确认:测量光源中UV含量的多少显著影响了测量结果——该样本含有荧光成分!

5. 结论: 根据数据分析(ΔE*比较),样本黄1和橙1含有荧光成分,而黄2和橙2不含荧光成分。这与它们在暗室纯UV光源下的表现一致(黄1、橙1有荧光,黄2、橙2无荧光)。

图8 样本橙1的测量结果

图9 样本黄2的测量结果

实战挑战:这个深棕色样本有荧光吗?

现在,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判断下面这个深棕色样本:

图10:样本“深棕”的反射率曲线 - UVin和UVex模式下

 

观察曲线:

UVin模式下,反射率整体显著高于UVex模式。

关键区域: 在短波区域(如400-500nm蓝紫光附近),UVin模式的反射率明显更高。

是否超过100%? 在这个深色样本上,虽然整体反射率较低(小于100%),但UVin模式在短波区域的反射率远高于UVex模式。

6. 最后,将四组数据放入excel表格进行比较,如下:

表1 样本黄1的比较结果思考与互动:

表2 样本橙1的比较结果

表3 样本黄2的比较结果

表4 样本橙2的比较结果

7. 荧光判定:当样本UVin状态与UVex状态下测得的数据差异DE*,明显大于UVin或UVex状态下两次测量的数据差异DE* ,则可以认为测量灯UV含量的多少会影响测量结果,也就是说该样本里面含有荧光成分。

8.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黄1和橙1含有荧光成分,而黄2和橙2不含荧光成分。

9. 将该四个样本放入暗室,仅打开UV灯也可看出区别:

荧光鉴定

下面我们利用这个方法来判断如下样本是否含有荧光:

10. 测量后结果如下

图10 样本深棕 的测量结果

请问您认为这个样本是否含有荧光成分呢

掌握这个“双模式”对比法,无论是质检、研发还是采购,都能更专业、更精准地识别产品中的“荧光秘密”,确保颜色测量和品质控制的可靠性。下次遇到“异常亮眼”的颜色,不妨用仪器测一测,让数据说话!

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新闻

凯印科技-荣获“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凯印科技-凭借专业的研发和服务队伍、健全的管理体系,良好的创新机制,顺利通过企业自评、深圳市初审、国家部委的复核等程序,最终荣获 “专精特新企业” 、“高新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多项荣誉称号。荣誉的获取,是对凯印科技创新能力、技术研发实力及行业专业化程度等方面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公司创新发展成就的再次肯定,标志着凯印科技在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又迈入了一个更高的新台阶。‍

代发招聘-色彩管理与印前制作人才

印前CTP版房主管,印前CTP版房主管:印前CTP版房主管、熟悉柯达印能捷流程,文件检查、拼版、加网、挂曲线;

释放扩展色域墨水的光

与传统的四色印刷相比,扩展色域 (ECG) 墨水具有显著优势。ECG 墨水正在彻底改变各种基材上再现颜色的方式,增强印刷材料的视觉吸引力和准确性。

印刷车间常见问题应该如何避免

在印刷生产中,颜色一致性是客户验收的核心指标,但车间环节的细微偏差往往会导致成品颜色与标准不符,引发退货或返工。从油墨配比误差、基材吸墨性差异,到环境温湿度波动、设备校准失准,这些看似微小的变量叠加后可能造成显著色差。